隨著水污染越來越嚴重,飲水成了大家極為關注的問題,但是在飲水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
很多人長期以來都認為喝生水要生病,所以一定要喝開水。這對于過去污染較少的水而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手段,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負面影響如:
1、開水只殺滅細菌和部分病毒,被殺死的細菌和病毒死尸仍存在于水中;進入人體后即成為醫學上所說的“熱源體”,臨床上常見的“無名熱”原因多源于此。
2、燒開水的過程是無法祛除水中超標的重金屬、水垢和致癌物。
3、水在加熱的過程中,失去氧氣太多。伴隨著“咕嘟咕嘟”的沸水現象,水中的氧氣基本都揮發掉了,人體所需要的鈣、鎂等礦物質也變成了水垢沉積壺底。涼開水澆花花死,養魚魚死這是常識,喝開水不利于向人體供氧。長期飲用更不利于新陳代謝。
4、用鋁或鐵制成的容器煮水時,水中的亞硝酸氮(一種強烈致癌物質)會明顯增加。據資料報道,用鐵質容器煮水時,水中的亞硝酸氮會增加23倍,而用鋁制容器煮水時,水中的亞硝酸氮隨煮沸時間的延長而明顯增加,煮沸五分鐘后為原水的十余倍,煮沸二十分鐘后則增加到近百倍。
隨著人們飲水意識的不斷提高,很多家庭買來了桶裝水。但是喝來喝去問題又出來了:
1、簡化凈化手段:一些廠家為節省成本,簡化凈化手段,導致水質不合格。個別廠家竟把自來水直接灌入桶內;把絲襪蒙在自來水龍頭上,這種水的成本不會超過2元錢,賣給消費者就成了8—10元。
2、水桶質量不合格:有些水桶竟采用廢棄的輸血瓶、碟片作材料。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桶價格在35元左右,而回收舊塑料做的深色桶成本只有8元左右。如此高的價差,怎能不讓人眼紅?
誤區三、純凈水缺少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有些人認為喝純凈水沒有營養、沒有微量元素,不利于人體的健康。其實,這種說法并沒有充分的臨床實踐和相應的理論依據:
1、按照醫學常識,水在人體中主要擔當“運輸大隊長”的職務,人體只有通過水分才能把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運送到五臟六腑及60兆細胞,同時可把人體內分泌系統排出的垃圾和毒素運到各對應的器官排出體外。因此,水具有維持細胞的形態;有提高代謝的作用;卻沒有向人體提供營養的作用。
2、中國環境衛生監測所水質專家楊振波指出:“事實上只有活著的植物才能從土壤中吸收和利用無機礦物質,經植物轉化的有機礦物質才能被人體及動物吸收利用,幾乎沒有人能從無機礦物質中攝取營養,也沒有人能有效地適用無機礦物質于體內。例如:若人體感到缺少鈣則應當從牛奶或鈣片中攝。ɑ钚遭}、有機鈣),此時水中有大量的鈣也是無用的。喝入體內而不能被吸取的礦物質將通過肝臟、腎臟等體內臟器排出,從而使內臟承受額外的負擔。這也是造成一些慢性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3、一些數據則更說明道理:一杯牛奶的含鈣量相當于1200杯礦泉水的含鈣量,一斤牛肉的含鐵量相當于8200杯礦泉水的含鐵量,一杯橘子汁所含的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比未經過處理的飲用水高500倍。這些說明了真正的補充營養靠食物而不是飲水!不要一味的認為可在水中攝取營養。這是一個大的誤區!你選擇一頓營養豐富的美餐還是通過喝幾噸水來獲取同等的礦物質?
4、中國醫學博士、營養專家李文君指出,據統計長期飲用純凈水(活性)可以使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下降60%,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40%,癌癥發病率下降20%。
我們大部分人一直在心里認為,礦泉水有營養,有礦物質,人體能吸收。其實不能,據報道:人體內微量元素的生理濃度和中毒劑量很接近,微量元素過量比攝入不足對人體更有害。因此,生理保健專家特別指出:微量元素不可亂補。礦泉水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已經滿足,再補進去,多了就會在血管、細胞內沉積,導致微量元素代謝失調,增加腎臟負擔易產生腎結石、尿道結石及膽結石等。
這句話的觀念不對;詈突畈灰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水源的污染給人類帶來了疾病和痛苦,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是以水資源的浪費和破壞水資源為代價的。許多被污染的地區,自然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會產生許多地方病,如克山病、大骨節病、甲狀腺腫、氟牙等。所以說形成一個正確的飲水觀念對我們人類的未來和健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做水站 找海盾